疫情发生以来,交通运输行业受到巨大冲击。在党中央坚强领导下,随着行业复工复产各项政策效果逐步显现,主要指标在年初大幅下降后持续恢复,全年呈现先降后升的“V”型走势。
交通固定资产投资率先恢复。自2020年5月起,投资累计增速由负转正,基本补齐疫情造成的缺口。全年完成投资3.5万亿元,比上年增长7.1%,增速为近三年最高水平。其中,公路水路完成投资2.6万亿元,增长10.4%。高速公路投资带动作用明显,完成投资1.3万亿元,增长17.2%,拉动整个交通投资增长6.1个百分点。
港口货物吞吐量实现较快增长。全年全国港口完成货物吞吐量145.50亿吨,比上年增长4.3%,其中外贸完成44.96亿吨,增长4.0%。分货类看,完成煤炭及制品吞吐量25.56亿吨,下降2.7%;石油、天然气及制品吞吐量13.10亿吨,增长7.9%;金属矿石吞吐量23.41亿吨,增长5.5%。完成集装箱吞吐量2.64亿标箱,增长1.2%。
货运规模已基本恢复至疫情前水平。全年完成营业性货运量464.40亿吨,恢复至上年的99.5%。其中,铁路货物总发送量比上年增长3.2%,公路、水路、民航货运量分别恢复至上年的99.7%、96.7%和89.8%。快递实现逆势增长,完成快递业务量833.6亿件,比上年增长31.2%,快递业务收入8795.4亿元,增长17.3%。
客运规模稳步恢复。全年完成营业性客运量96.65亿人,恢复至上年的54.9%,其中铁路、公路、水路、民航客运量分别恢复至上年的60.2%、53.0%、54.8%和63.3%。完成城市客运量871.92亿人,恢复至上年的68.2%,其中公共汽电车、轨道交通、巡游出租汽车和轮渡客运量分别恢复至上年的63.9%、73.7%、72.8%和52.9%。
高效率交通基础设施比重不断提高。截至2020年末,全国高铁营业里程3.8万公里,比上年末增加0.3万公里,占铁路营业里程比重为26.0%,提高0.8个百分点。高速公路里程16.10万公里,增加1.14万公里,占公路总里程比重为3.1%,提高0.1个百分点。全国港口万吨级及以上泊位数量增加72个。定期航班通航机场、定期航班通航城市分别提高至240个和237个。
便捷高效出行比重持续提高。全年完成铁路旅客发送量22.03亿人,占全社会营业性客运量比重为22.8%,比上年提高2.0个百分点,其中动车组旅客发送量占铁路旅客发送量比重超过60%。完成民航客运量4.18亿人,占全社会营业性客运量比重为4.3%,提高0.6个百分点。完成轨道交通客运量175.90亿人,占城市客运量比重为20.2%,提高1.5个百分点。
货运结构调整不断深入。大宗货物“公转铁”“公转水”深入推进,全年完成铁路货物总发送量45.52亿吨,占全社会货运量比重为9.8%,比上年提高0.3个百分点。完成水路货运量76.16亿吨,占全社会货运量比重为16.4%,提高0.2个百分点。完成公路货运量342.64亿吨,占全社会货运量比重为73.8%,下降0.5个百分点。
多式联运加快推进。全年全国港口完成集装箱铁水联运量687万标箱,比上年增长29.6%,占港口集装箱吞吐量比重为2.6%,提高0.6个百分点。
截屏,微信识别二维码